【新聞稿 2021.06.23】

超人姿勢不再困難 雃博力挺台灣醫護

捐贈創新COVID-19俯臥位氣墊床 降低醫護壓力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目前本土新冠肺炎致死率達4.04%,高於全球平均2.17%。專家表示COVID-19 最主要的併發症之一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以下簡稱ARDS),對病患生命具相當程度威脅性。美國醫學協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出版的《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統計出現COVID-19中度或重度症狀而需要住院的人當中,超過40%的患者出現ARDS的症狀,而所有ARDS確診病患裡,有50%的人不幸死亡。

輔大重症醫學科主任劉偉倫醫師表示,一般民眾聽起來很陌生的俯臥通氣 (Prone ventilation)治療為目前中重度ARDS 的主流治療方式之一,當 COVID-19 病人出現中重度ARDS 的情形時,透過每天 12-16 小時俯臥,肺部將血液灌往通氣較佳的肺泡,協助血液含氧量上升。有學者就 COVID-19 臨床治療方式提出建議,表示俯臥通氣治療不但提高ARDS病人肺部的氧合能力,而且增加了存活機會。俯臥的好處不僅僅可以為肺部加氧,當病人臉朝下時,肺部承受的身體壓力也得以紓緩。馬來西亞醫師森漢(Dr Samhan)表示部分COVID-19的患者之肺部細胞壞死產生如同強力膠或三秒膠一樣的大量濃痰,因此「每30分鐘至2小時就會被翻過來趴著」,以利患者更容易吸入氧氣、排出濃痰。台大分院余忠仁院長先前分享的海外案例中說明,即使在沒有藥物治療方案的狀況下,調整照顧行為亦可降低疫情造成的死亡率。2020年美國三到七月間,便有醫院透過優化照護行為,使用包含俯臥位等治療模式,將中重症入住ICU病房的COVID-19病患死亡率從43.5%降低到19.2%。

過往俯臥位治療模式較少於國內使用,護理人員在替病患進行超人姿勢治療時,必須每2小時由2-3位護理人員進行俯臥姿勢調整以避免壓瘡產生,當住院確診患者暴增情況下,讓前線醫護疲於奔命,頻繁的接觸,也容易造成感染風險。過往重症給付的健保點數較低,日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因應新冠疫情,為降低重症個案死亡率,將俯臥通氣治療納入公費給付項目,提供4,938點/日的健保治療給付點數,然而受限於醫療量能不足的困境,國內願意採用俯臥通氣治療的醫療院所有限,若能搭配特殊俯臥床才能真正協助病人獲得良好的俯臥通氣治療同時能減輕醫護壓力。

土城長庚醫院朱允義主任亦表達對雃博俯臥位氣墊床的肯定,表示全球創新的設計能大幅降低醫護人員在照護COVID-19病患上的壓力。雃博董事長李永川鑒於近來台灣COVID-19疫情嚴峻,重症患者逐日增加,全台共捐出20床俯臥位氣墊床 (Pro-care Optima Prone)力挺台灣醫護,與疫情前線醫療院所共同守護台灣,包含雙北熱點區輔大、亞東、耕莘、土城長庚、北榮等7家醫院,希望在幫助COVID-19病患早日康復的同時,降低醫護人員的壓力,幫忙解決醫療量能不足的問題。

[相關媒體報導]

中時電子報 經濟日報 DIGITIMES 工商時報


土城醫院捐贈儀式


輔大醫院捐贈儀式


台北榮總捐贈儀式

台灣 - 繁體中文
身心障礙者輔具補助
產品特點
形成壓瘡風險程度

Cookie:

本網站使用瀏覽器紀錄 (Cookies) 來提供您最好的使用體驗,我們使用的 Cookies 也包括了第三方 Cookies。相關資訊請瀏覽我們的隱私權與 Cookies 政策。如果您選擇繼續瀏覽或關閉這個提示,便表示您已接受我們的網站使用條款。

我同意